座落在信义区的宝丽广场BellaVita,向来在大众的眼中,是国际精品汇集的高档百货公司,少有台湾品牌能在此与其他一线品牌较劲,但古又文做到了。沉潜五年时间先后在伦敦与台北成立公司,并专注在东京办秀、美国参展的他,继上一次勇夺Gen Art设计首奖“前卫时装大奖”、去年登上美国版《WWD》纸本封面后,又再一次交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在BellaVita设立占地75坪的品牌旗舰店,吸引外界的目光。本次BeautiMode借此机会专访古又文,邀请他分享Johan Ku品牌的发展过程,以及这些年对全球时尚产业的观察。
首间旗舰店开得盛大,但古又文坦承,这仍然比他预期来得早了许多,过去的成长背景,使他养成执行计划前都要做足各项准备的习惯,不过这次因为遇到了合适的合作伙伴,才让他决定将计划提前:“原本是打算等很多情况更确定的时候再开, 但是台湾有适合的合作伙伴向我提出邀请,觉得现在应该是不错的开店时间点。”古又文说。
▶古又文Johan Ku首间全球旗舰店开幕 邀郭雪芙共游迷情花园
古又文在2009年12月4日夺得Gen Art设计首奖,两年后的4月正式推出品牌的第一季作品,从那之后,品牌的发展蓝图就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建构出来,而且有别于其他品牌循序渐进开拓产品线的作法,古又文是一次就将品牌系列线规划明确,而这些系列,现在也已经在他的品牌旗舰店中贩售。
也就是在古又文将两个系列调整完之后,被现在的合作伙伴兼代理商看见,经过一年多的观察期,他们才着手采购01 by Johan Ku的商品在店里试卖,一年后业绩相当亮眼,季末库存不到10%,因此间接促成首间旗舰店开幕的契机。
让古又文得以提前设立旗舰店的关键,就在于他前往东京、纽约和巴黎参展实地考察的那一年半,向来就因为资源有限而养成观察与分析习惯的他,在这期间,再次发挥有如海绵般的超强资讯吸收与洞察力,积极观察各地买家的习性,同时也经常主动征询他们的意见,除此之外,他还从货币汇率升降等细节,判断一个国家的对外采购能力。古又文说,之所以选择东京时装周作为这些年来Johan Ku Gold Label的发表地,一切都是理性评估后的结果,当时即便连他服装圈的朋友,都不能理解他的决定:“但我只能说,Time Shows Everything,时间会证明 一切。”
古又文在就读圣马汀期间,曾经因为兼任杂志的特派记者,而两次前往伦敦时装周采访。首度采访时,在现场遇见在伦敦时装周发展,以印花设计见长的设计师Mary Katrantzou的母亲,她对古又文说,没有太多买家会来伦敦时装周,在这里作静态商展只是做兴趣的,就算在这里碰到的买家也会说:“See you in Paris!”,到巴黎才下单:“这跟我的观察结论是一致的。许多国际买家会在纽约时装周结束后,停留在当地一周参观各个商展或品牌showroom,之后就会跳过伦敦,直接飞往米兰跟巴黎,除非是媒体,需要采访报导才会去伦敦,但买家去巴黎大多是留着预算购买巴黎时装周正式走秀日程表(on-schedule)上的品牌,或是被BFC(英国时装协会)带去巴黎参展的主力英国推广品牌,不然就是成立已久客源稳固的老品牌,其他新品牌能得到的机会渺茫,因为大家都在采购早春、早秋系列时就把大部分采购预算用完了。”
▶印花女王Mary Katrantzou谈设计师创业:“这不仅关乎才华,更需要无比专注。”
英国独立秀展Fashion Scout创意总监Martyn Roberts在台湾的时尚观察
除此之外,古又文也表示,自己在担任特派记者期间,曾经将自己的作品集递给一位英国当地买家看:“她说很喜欢我的作品,可是我必须再更”established” 一点,她用种很英国人拐弯抹角的方式跟我说:要有伦敦主流媒体撰文报导,采购下订单前给高层写采购报告时,才有资料可以支撑采购行为。伦敦独立时装媒体很多,所以新锐设计师多少可以获得一些独立媒体的尝鲜式介绍,不过对于买家,尤其是在大集团旗下受雇的买家来说, 只有独立媒体的介绍而没有主流媒体的报导,暗示著品牌还不够成熟,很难产生采购动力。”
然而新锐设计师难以登上主流媒体的窘境,与才华并非正相关,古又文举了荷兰设计师Iris Van Herpen的例子,证明即使再有才气,有时也比不上“政治正确”来得重要:“我当记者时看过她在伦敦举办的唯一一季秀,那时候伦敦已经有太多商业性的服装秀,很久没有这么着重创意的服装了,所以在场的大家都为之疯狂,可是秀后除了一些小独立媒体以外,没有任何一间主流媒体报导,因为她作的是off-schedule(英国时装协会行程表外的秀),与英国时装协会办的on-schedule秀撞期,不知是否因此,她再也没在伦敦办过秀,过几年后改为在巴黎发表作品。”
▶素有“Alexander McQueen”接班人的荷兰设计师Iris Van Herpen
新锐设计师如何在时尚商展脱颖而出?3位专业时尚人士的建议(上)
“有时候真的无关才华,而是政治/国籍/肤色正确的问题。国际主流时装媒体一定先报导英国时装协会主办的on-schedule秀;而且英国主流时装媒体绝对优先力捧英国籍白人(最好还是金发或苏格兰人的)服装设计师。”古又文说,他当时已经预见选择在伦敦发表作品的最终命运,再加上在伦敦办on-schedule秀的成本太高,在东京能办一场水准以上on-schedule服装秀的成本,在伦敦只能办效果差强人意的off-schedule,而且就他的观察,如果无法在两、三季内晋升到on-schedule,即使品牌存活了3、5年,有实力的国际买家也不会对这个品牌有太多信心,更遑论伦敦时装周常有毫无基本商业概念的应届毕业设计师,在搞不清楚基本商业规则的情况下,自诩会成为下一个McQueen,大胆出来创业:“买家在面对设计师时,都会问一些很基本的商业问题,如果你回答不出来,他们就会觉得你还没准备好,就会跳过你,去找下一个品牌谈。”
▶天才设计师Olivier Theyskens受访语出惊人:“不鼓励年轻人自创品牌。”
古又文从17岁高职广告设计科毕业后,就开始接平面或网页设计案赚学费,到30岁存够钱留学伦敦时已经非常习惯“设计本身是种商业行为”这个概念,他认为,如果自创品牌时有基础的商业知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因为品牌不是只有设计这件事:“我很清楚除了设计,作品牌还要略懂制程、周转、金流、物流跟国际贸易,除非有人可以帮你处理设计工作以外的事情。如果没有,又硬是要以‘我只想作设计呀!’的心态作品牌,创业失败的概率会相对偏高。想纯粹只作设计师,去成熟的品牌内部工作会是比自创品牌更好的选择。”他也说,就算要找专业的合伙人,自己也必须略懂上述事项,才有能力判断对方是否是合适的创业伙伴。
▶Anna Wintour:“为了事业,自创品牌请合伙”
在自创品牌路上一路奋斗的古又文,过去也曾遇过想自创品牌的新锐设计师向他请益,他认为,如果自创品牌之前没有想清楚就贸然进行,肯定会遇到很多挫败,古又文有时候跟新锐设计师的对话会像以下这样:(J代表Johan Ku,新代表新锐设计师)
J:“你想怎么做品牌呢?” 新:“做10件我喜欢的衣服上网卖。” J:“上网在哪里卖呢?” 新:“我就自己做网站卖啊!” J:“网站非常需要流量,你想怎么导流呢?” 新:“我不知道……” J:“那你有没有想过除了网站外的行销方式?” 新:“我认识一些精品店,我可以跟他们谈寄卖。” J:“你知道寄卖的风险吗?” 新:“有什么风险吗?”
“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事情,在事前都应该要准备好再去做。如果你先了解时装产业内部真实的产销样貌,你也许可以找到独特的产业切入点,作为创业立基。Mary Katrantzou在2009年圣马汀硕士班刚毕业时的产业切入点就很好,那时候数位印花技术还未普及,她在圣马汀念印花设计,硕士班一系列精美但非常实穿的毕业作品已被国际买家看好,之后她以精美数位印花为品牌核心特色,成功打入需要华丽精制服装以彰显身份地位的高端目标客群,她没有因为自己是新锐设计师就没做产业研究功课,找到很好的产业切入点,她是近十年来伦敦新锐设计师最成功的崛起案例。” 古又文说。
在自创品牌之前,就已经接受过市场磨练,对于商业操作也略有领略,但古又文也坦承,即使如此,他依然觉得自创品牌是一条很艰辛的道路,除了最普遍的资金问题,还有许多细节必须一起考虑:“就因为没有雄厚资本,才更要做足功课。同样是巴黎商展,谁是蚊子馆?谁有人流量?美国的商展也有很多门道:
有些商展很前卫但对买家来说,就只是看新鲜不太下单;有些商展都是45岁以上目标客群的熟女品牌,太年轻的品牌去一定没单接;有些商展买家一定会去看而且下单率很高,但参展价是其他商展的一倍以上,而且大到容易迷路。每半年就一次机会,一定要先做功课,我每季都会跟美国同行交换意见,并亲自与买家交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而不是只以设计师的角度看事情,这样比较容易理解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可以跳过很多不必要的尝试。”他认为资源有限也许是个问题,但能否透过主动了解、客观分析自己的状况,并将有限的资源做最好的配置、发挥最大的能量,会是更重要的关键。
古又文表示,当时之所以选择去东京办秀与美国参展,而直接放弃台湾市场,是因为深知以当时的条件无法在台湾市场存活。台湾的内需市场小,且销售模式不多元,设计师品牌当时只有精品店寄卖或开设直营店两种选择,然而他深知寄卖模式对于设计师来说,是相当高风险的贩售模式,因为不是买断商品,又无法主宰店家的推广方式,经常只能任由店家摆布,最后还可能收不到货款;开设直营店对当时的他而言,在资金面与技术面上则是更不可能的选项,加上先前在国外的观察,最后他才选择除了务实参加服装商展累积国际买家外,同时参与东京时装周:“当时的我要作on-schedule的秀,得到国际主流媒体的关注,就不可能选择巴黎或伦敦,一来我的行销预算比不过在巴黎有大集团当靠山的品牌;再者伦敦时装业界的“政治/国籍/肤色正确”特性不是当时的我可以玩的游戏。如果我要一方面要能创作;同时也让品牌可以逐步扎根站稳脚步,我需要找到以我当时资源可以切入的产业突破口,我当时的最终判断是参与东京时装周的on-schedule秀,品牌会比较往对的方向走,至少国际媒体像是美国版《WWD》,以及日本主流媒体一定会报导。去年我的2015年春夏系列作品登上美国版《WWD》的封面故事,证明了我4年前的决定是对的。”
他知道很多人认为东京与四大时尚之都相比,可能并非一般认知中的主流时尚城市,但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会有足够的免疫力去面对外界的杂音:“最后的决定都是思考过各种角度的优缺点后,反复思辨的结果,所以不太会因为其他杂音而动摇。”
和过去相比,品牌发展明显稳定多了的古又文,至今偶尔还是会被同行开玩笑说 办秀是在花“烟火钱”,但对他来说,这是不可退让的坚持,他坚持每季都一定要参加商展,也一定要办秀,让买家跟媒体都能看到他的稳健成长:“我觉得身为一个设计师,还是要有展现自己梦想的舞台,但爱情跟面包两者要均衡啦!”古又文笑说:“品牌营收稳定,才有可能继续梦想啊!”
采访摄影:BeautiMode 资料提供:Johan Ku
▶时尚设计师经纪人庄国琳精辟分析台湾时尚产业现状 ▶更多台湾设计师专访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买得易网 网上购物大全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买得易 买得易网 折扣信息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双鱼座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03-14 10: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