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活动有哪些
佛教常见的宗教活动
(1)讲经。对已有的佛经进行深入讲解。
(2)说法。根据众生的根基随机施教。
(3)佛菩萨圣诞祝仪。为庆祝诸佛菩萨的圣诞举行的佛事。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长河纵览"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4)超度。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为去世之人举行的佛事,以求超度其投生善道或往生净土。
(5)消灾。为现世之人举行的佛事,以求消灾免难。一般病重之人喜欢此项佛事。
(6)拜忏。拜忏的种类很多,包括地藏忏、大悲忏、梁皇宝忏、三昧水忏、万佛忏、药师忏等等。
(7)放焰口。超度堕入恶道的亡魂的佛事。
(8)水陆法会。大型的佛事活动,以使现世之人消灾免难,亡魂得以超升。
(9)打七。以七天为一个期限,克期取证,是精进修行的一种方式。每个法门都有各自的打七仪规。
(10)闭关。时间长短不限,以求通过闭关使自己在修行上有所突破,提升修行层次。也有闭关阅大藏经的。
(11)开光。为殿堂或佛像等开光。
(12)放生。救护即将遭到宰杀的生灵,为其皈依三宝,并放归自然。
(13)诵经。读诵各类佛经,以求消灾免难,增福延寿。
(14)朝圣。朝礼五台、峨嵋、普陀、九华等佛教圣地,以求佛菩萨的慈悲护佑。
(15)传戒。包括三皈依、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等。
(16)诵戒。根据规定,每半月诵戒一次。以使大众警醒自己,精进勿放逸。
(17)送往生。为即将去世的人举行的佛事,助其往生净土。
道教常见的宗教活动
(1)祭祀
祭祀的主旨:中华先民依靠祭祀等古代宗教礼仪,为勾通鬼神的工具。祭祀时,巫以歌舞降神,将鬼神的意旨传达于人;祝以言辞悦神,将人的愿望向鬼神祈祷。
古代礼教祭祀的对象:周朝时王公百姓都信仰多神。《周礼》说:"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礼"。天子每年冬至在南郊圜丘祭昊天上帝,夏至在北郊方泽祭地祇。此外,尚有青、赤、黄、白、黑五帝和日、月、星、斗、雷、雨、风、云等诸天神;社稷、山川、五岳、四渎等地祇;祖先、圣贤、忠烈等人鬼。天神、地祇、人鬼是道教多神的三大来源。
后世道教做法事,如建醮坛、设斋供,即等于古人祭祀之礼;唱赞词、诵宝诰,即含有言辞悦神之意;上表章、读疏文,即如古代巫祝的祈祷申诉。道教所供奉的诸神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大多已列入国家祀典,并为社会普遍信仰。这也表明道教具有最为深沉、悠久的中华民族宗教、文化本根。
(2)敬天
中国古代流行自然崇拜,以后发展为对最高神"天"的崇拜,敬天成为古老的自然崇拜仪式之一。在古人那里,"天"有意识地化生了万物和人,为宇宙万物的主宰者,具有无上的权威;帝王的权力也是天所赋予,帝王秉承天意以行仁政,则得到上天的肯定和保护,否则将遭天谴,天将降灾异警告。人与天有一种感应关系,天注视着人的一言一行,人积善,天降吉祥,积不善,天降灾殃。正由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发展了一整套敬天的宗教礼仪,这些礼仪为道教所吸取,并融会进其神仙体系和教理教义中,形成对元始天尊的崇拜以及三十六天的天界说。
敬天(天帝、上帝):中国古人信仰鬼神。发展到殷王朝时,人们尊"帝"或"上帝"为至高神,这就是天帝。"上帝"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具有无穷的威力和智慧。人们遇事要由巫祝通过卜筮、祭祀向"上帝"请示或祈福。
敬天的感应对道教的影响:古代先贤主张"神道设教"以治天下,如《墨子》明确提出"敬天明鬼"的思想主张,认为这样可以使人伦秩序有一个超社会的保护机制。墨子名翟,宋人(或谓鲁人)生活年代后于庄子而先于孟子,他主张"非命"--不相信命运,谓治乱、衣食一切皆由于自力,不由于命,以免人人懒惰,社会退步。他主张"尊天"、"明鬼",认为天是万物的基准,是有意志的,全知全能的。万物与人皆受治于天,天又视人类的善恶而予以赏罚。人君受天之命而行,故行政必须合天意,故天为道德、政治之渊源。墨子又以为天下之乱,由于人民疑于鬼神之真实,疑于鬼神赏罚之力,若使人能信鬼神之力,则人将勉于善而惩于恶。
墨子将鬼神分为天鬼,山水鬼神,人鬼三类。他主张祭祀,上以交鬼之福,下以合聚众灵,亲乎乡里。汉代董仲舒说:"天为百神之大君","天"通过"天人感应"的方式主宰着人间的吉凶祸福,而人君皇帝则是上天之子,代天理民。古代"敬天"的宗教思想和宗教礼仪,影响了道教的形成,并被道教继承发展。
(3)祭祖
中国古代流行祖先崇拜,这种崇拜又和鬼神崇拜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整套祭祖拜神的宗教礼仪。先民对祖先的崇拜,是为了求得祖先的护佑,祈福免祸,泽及子孙。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为后世儒家的三纲五常之说,其最基本的核心就是孝敬祖宗,并规定了相应的祭祖仪式。儒家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及祭祖仪式为道教所接受,而且将其和道教的神仙长生教义结合起来,凡人欲求长生成仙,必先孝敬祖宗,否则一无所成。道教还主张人有义务多作功德,以便解脱祖祖先,超升神仙世界。
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成为鬼魂而存在。在以血缘关系为社会纽带的宗法社会,对祖先的崇敬必然反映在对祖先鬼魂的崇拜上。
殷周以来的统治者又认为他们祖先的鬼是在天上侍候上帝,或是与上帝关系密切,所以在祭祀天、上帝时,要以其祖宗配祭。把崇拜昊天上帝与崇拜祖宗神灵统一起来,称为"尊天敬祖"。祭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强化人们内心的传统伦理意识、敦厚社会道德的意义。
(4)鬼神崇拜
鬼神崇拜为中国古代原始宗教意识之一,早在原始社会便已存在,先民由于不懂得人的生死现象及做梦等生理活动,以为有独立于人体之外的灵魂,人死了便成为鬼,遂产生鬼魂崇拜,这种崇拜又与祖先崇拜交织在一起。
周人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成为后世道教多神信仰的渊源,尤其符箓派的符咒科仪,多与古代的鬼神祭祀有关。春秋战国时,理性主义高扬,但社会上仍有人力图证明天的意志与鬼神是存在的,这从《墨子》的《天志》、《明鬼》等篇章即可看出。墨子的尊天、明鬼思想为道教所吸取,道教并将某些神仙方术依托墨子,把墨子列入神仙之林。章太炎曾指出道教依托墨家,墨子学派为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实际上即墨子的鬼神思想为道教所附会。还有,鬼神信仰与五行观念结合形成的五方五色神灵,反映了五行思想与鬼神信仰的互相影响,也为道教吸收,成为其鬼神系统的重要来源之一。秦汉时代,对天帝鬼神的祠祀日渐增加。汉初刘邦增祀五帝。汉武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封泰山禅里父,遍祀五岳四渎,新增许多神祠,最尊者为太一神,除病和征战等都向太一神祈祷。秦汉社会这种强烈的鬼神信仰与崇祀为道教的产生培植了适宜的宗教氛围,并为道教所继承发展。
基督教常见的宗教活动
(1)洗礼(Baptism):即"圣洗"、"领洗"
基督教的入教仪式,分注水礼和浸礼两种。所谓注水礼就是主礼者给受洗人额上倾注少量的水。所谓浸礼,就是主礼者叫受洗者全身浸入水池中一会儿。洗礼之所以为基督教的重要礼仪之一,是因为基督教认为,领受洗礼可免除入教人的"原罪"和"本罪",并赋予"恩宠"和"印记",使其成为教徒,以后有权领受其他圣事。没有经过洗礼的人不能算作正式的教徒。
(2)坚振(Confirmation):亦称"坚信礼"、"坚振礼"
入教者在领受洗礼一定时间后,再接受主教的按手礼,如此,可使"圣灵"降于其身,以坚定信仰,振奋心灵,所以称"坚振礼"。
(3)告解(Confession):即"办神工"
基督教认为此乃耶稣基督为赦免教徒在领洗后对上帝所犯各种罪,使他们重新获得上帝恩宠而订立的。举行告解时,由教徒向神父告明对"上帝"所犯罪过,以示忏悔。神父对教徒所告各种罪,应严守秘密,并指示圣徒小教堂的内部(巴黎)今后应如何补赎。
(4)圣餐(HolyCommunion):亦称"神交圣礼"
天主教称"圣体圣事",其礼仪称"弥撒"。东正教称"圣体血"。基督教新教称"圣餐"。
据《新约圣经》记载,耶稣与十二门徒进最后晚餐时,拿起吃的饼和喝的酒向诸门徒祝福,分给他们,说:"这饼是我的身体,这酒是我的血,我的身体和血是为众人免罪而舍弃和流出来的。"他同时指出,要后世信奉基督教的人也这样做,为的是纪念他。
仪式因教派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主礼人(神父或牧师)对面饼和酒进行祝圣,接着把它们分给正式信徒。圣餐中使用的面饼,天主教主张用无酵饼,东正教坚持用有酵饼,新教则认为两种饼都可用。在领圣餐时,天主教主张平信徒不能领圣杯(即耶稣的血),东正教和新教则认为平信徒与神职人员一样饼杯同领。
(5)终傅(ExtremeUnction):即教徒临终时敷擦"圣油"
一般在教徒年迈或病危时,由神父用经过主教祝圣过的橄榄油,抹在病人的耳、目、口、鼻、手、足,并念一段祈祷经文,认为这样可帮助受敷者缓解病痛,赦免一生的罪过,心安理得地去见上帝。
(6)圣职(Ordination):亦称"授圣职礼"、"授神职礼"、"按立礼"
人担任神职时,要举行祝圣礼。神父或主教念一段祈祷经文,宣称担任神职者可以"圣化",成为"圣者",今后有资格主持"圣事"。
(7)婚配(Matrimony):指基督教男女信徒成亲时,要到教堂举行结婚典礼,求禧上帝的祝福
由神父主礼,履行一套礼仪。主礼人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妻,在双方肯定回答之后,主礼人向他们念一段有关经文,宣布"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上帝所配合的人,不能分开"(见《马太福音》第十九章第六节),最后为结婚双方祝福。
基督教新教徒也有请牧师证婚的,但不视其为圣事。
伊斯兰教常见的宗教活动
(1)礼拜。立行拜功,是穆斯林敬拜安拉的一种仪式。规定每日必须在日开前、正午后、下午4时许、以及太阳刚落时和夜晚礼拜五次(称为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宵礼)。
(2)主麻。穆斯林在每星期五正午后必须举行一次聚礼。也称"聚礼日"、"主麻日"(星期五的礼拜日)。
(3)会礼。每年开斋节、古尔邦节穆斯林在节日当天日出1小时后到正午前举行一次会礼。也称"尔德"拜。
(4)殡礼。为亡人举行的集体性礼拜。
礼拜的种类主要有三种:主命拜、圣行拜(副功拜)、自修拜。主命拜必须由"伊玛目"带领,集体性的礼拜。圣行拜和自修拜可单独礼。礼拜前须沐浴、洁衣,如在寺外礼拜要选洁净的地方,礼拜时要朝向麦加"克尔白"(天房),每一拜由肃立诵经、一次鞠躬和两次叩头组成。每次礼拜的拜数不一,依教法规定、各有定数。
(5)除以上拜功外,穆斯林依各自的能力而完成的宗教功修,还有"念功"(即每日有能力尽可能多念"清真言"、"作证言"。分心念和口念。不论何人,只要接受这一信仰纲领,并当众口诵,即可成为一个穆斯林)。斋功,教法规定成年穆斯林男女,每年在教历的九月--莱麦丹月封斋一个月,即从每天日升后到日落前,禁止饮食和房事等。旅行者和病人可以例外。天课,教法规定的施舍,又称"济贫税"。凡理智健全的穆斯林,财产达到规定限额时,均应按25%税率自觉缴纳。天课主要用来周济贫困者。生活困难的贫民不缴纳天课。朝觐,即每个有经济条件的穆斯林一生到麦加朝觐克尔白一次是主命。并完成朝觐的一切仪式。此外还有"婚礼仪式"、"开经"、"上坟"等仪式。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一切宗教都是倡导精神世界的纯净,都是崇尚博爱、人性的自由、人类共同的和谐文明,这一点应该是有的。于此,宗教总是把一切美好的愿望寄托在未来,因为这样,都强调当下的委曲求全,苦难众生。
宗教是一种精神的超脱,而不是物质世界的最高水准,凡此种种,宗教信仰自会形成无比强大的凝聚力量,如此,在宗教信仰浓厚的区域,往往不容易从思想上改造人们。但是,宗教信仰容易使人们与迷信联系起来,而且容易被装神弄鬼的人所利用,从而宣传一种不正当的思想,麻痹人们,应该高度警觉。有位哲人说过:"严格意义上讲,中国没有宗教,只有迷信。"这话不无道理,中国古代一般都是一个迷信国家,用迷信统治人们的思想,也实在有点荒唐,导致社会上装神弄鬼形成时尚,成为鱼龙混杂的混合体,找不到一片乐土,毒害了人们的思想。
我们把宗教与迷信要严格分开,可谓"卒走卒路,马走马路",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宗教盛行的区域莫过于寺庙道观,应该是比较纯净的地方,是一片净土,在这里弘扬宗教的教义,渗透个体提升,把一种高境界的修炼成果展示出来,应该还是积极的,但是如今,寺庙道观都是些歪嘴和尚,骚毛野道,正经念佛的人,正经诵经的人,正经修炼的人已经不多了,而成为装神弄鬼的人,驱邪趋吉的人,算命占卜敲诈勒索的人,解灾的人的大舞台、大市场。诸如此类,五花八门,都是为了一个"钱"字。这些地方现在开放了,成为旅游区,成为访高人的通道,实在无趣得很!其实,这里面都是些最庸俗的、最肤浅的,都成为好吃懒做的社会混混的聚集地,实则是践踏宗教,玩弄玷污宗教。
宗教信仰是人们的一项合法权利,但至于信仰自由还得打一个问号?正确的信仰可以自由,健康的信仰也可以自由,和谐的信仰、文明的信仰都可以自由,而不健康的,胡说八道、胡作非为的信仰就不能自由,还要严加管束,严加改造,必要时严加杜绝,要形成一种社会正气,社会朝气。
如何区分正常和非法宗教活动
正规的宗教场所都在场所内部挂有国家颁布的宗教条例(一般人不会关注,所以有的地方并不贴在明处),即使是家庭聚会点,按照国家规定,也必须在正规地方登记,所以你问问负责人就可以。他要是顾左右而言他,拿不出证明,他就是非法的。还有那种说出反动言论的,十有八九也都是邪教。
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正常的宗教活动也设立在某些村落里,方便当地的信徒进行崇拜,所以不能单纯通过外表的华丽或贫瘠来判断。然而有些信徒,他们比较糊涂,在公共场合传教,其实这种行为也是违法的,比如有一段视频是一个女人在地铁里面高喊信耶稣,还给每个人发福音册子,这要是让正规教会知道了,估计也会对她进行教育。
大部分的合法宗教场所都是开放的、公开透明的,你看那种藏着掖着的,偷偷摸摸地,给你洗脑的,非逼着你掏钱的,鬼话连篇的,反对大教堂、大寺院的那些人,他们带你去的就是邪教组织,或者是非暴力不合作的一些宗教人士(这类人虽然不能说他们的信仰有问题,但多半也都是一些消极反世界的人,一般对政府规划的宗教场所都比较排斥)。
大学生能从事宗教活动么
我国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学校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唯物论和无神论思想,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学生在学校从事的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都是与他们的特定身份和他们所处的特定环境是不相容的。也与他们将来要承担的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光荣任务不相适应。
在学校里应该大力进行唯物论、无神论的学习和宣传,树立科学人生观,而不能从事宗教活动,在学校从事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都与《宪法》、《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相违背,与我国法律所确定的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是相违背的。
"社会主义的学校禁止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对保证公民不信教自由的权利也是十分必要的。全面正确理解和宣传"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宪法〉所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时,就不能只讲信仰宗教的自由,不讲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再者学校必须保持良好有序的教育教学秩序,必须有一套保证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管理规章制度。在学校从事宗教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还是自发的,不管是个人行为还是众人行为,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干扰周围的学生,影响和干扰正常的学习气氛和教学秩序,这些行为还会在校园里散布和传播宗教意识,直接干扰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破坏学校文明、健康校园环境。因此在学校从事宗教活动是不允许的。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买得易 买得易网 折扣信息 双子座 巨蟹座 处女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水瓶座 双鱼座 买得易 买得易网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双鱼座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05-11 22:14:25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