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
可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MAIGOO健康馆"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靶向治疗有哪些方法
1、氩氦超导手术
氩氦超导手术又叫做要开刀,它是一种适应症非常广的消融治疗技术,对于治疗多种癌症有非常好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对很多肿瘤进行精确的冷冻切除,对于正常组织的影响比较小,一般不会对大血管造成损伤,而且术后的恢复比较快,所以在临床上非常的受欢迎,应用也非常的广泛。
2、射频消融以及微波消融
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可以一次性毁伤较大的肿瘤病灶,并且治疗的时间非常的短,效果也非常的明显,患者不需要进行多次手术,能够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这种治疗方式对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非常好的效果,它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高强度聚焦超声
高强度聚焦超声不能够治疗恶性肿瘤疾病,而且对于治疗良性肿瘤也有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子宫肌瘤,乳腺癌以及软组织肿瘤等疾病效果非常的明显。
4、间质内激光治疗
间质内激光是使用红外线高能量光束消融肿瘤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对于治疗各种癌症的效果非常好,而且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非常大的损伤。但是这种治疗方式的消融范围比较小,所以在治疗一些大型肿瘤的时候会有缺陷。
靶向治疗优缺点
靶向治疗的优点
靶向治疗是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手段。它主要的治病原理是通过抑制肿瘤生长信号传导通路,隔断阻止肿瘤生长,另一方面也抑制血管生成,断绝癌细胞的血液和养分供给。饿死肿瘤。还有一种是用各种单克隆抗体与其特异的生长因子或其受体进行竞争性的结合,从而达到阻断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靶向治疗不同于常规放、化疗的不分正常和病变细胞一起杀灭,它定位准确,针对性强,所以毒副反应较少,尤其适于晚期病人或无法耐受放、化疗的患者。另外,多为口服用药,服用方便,在家即可,不需住院,相对于手术治疗而言,靶向治疗是非常方便和轻松的。除此之外,靶向治疗还可以明显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非常现代化的生物的癌症治疗手段。
靶向治疗的缺点
1、价格贵
靶向治疗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也是一种被称作为"天价"的治疗方法。对于靶向治疗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无奈的是很多人往往在最后因为费用而不得不停止靶向治疗。要知道在进行靶向治疗的过程中,吃靶向药是不能随便停药的。如果病人吃某种靶向药的疗效较好,而且病人对靶向药的副作用可以承受,那么这个靶向药应该一直吃下去,中间不能停药。
2、耐药性
靶向药是比较容易出现耐药的,如果肿瘤对靶向药耐药了,病人的病情就会加重,这种靶向药已经不能控制住病情了,这个时候就要停止服用该靶向药,换别的药或者别的治疗方法,比如说化疗、抗血管治疗等。
抗血管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其特点是:针对性强,副作用低,效果好。肿瘤异常血管生成与肿瘤进展、发生转移、免疫系统逃逸和耐药均关系密切。早在1971年,就有研究者提出了通过阻止血管生成而延缓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的"饿死肿瘤"假说。
3、副作用
不同的靶向药,毒副作用强弱不同。同一种靶向药,不同的病人吃,产生的毒副作用强弱也可能不同。有些靶向药的毒副作用是皮疹、口腔溃疡;有的则是呕吐、腹泻,还有些会导致肺炎。如果靶向药对患者产生的毒副作用太强,病人无法承受,这时候医生就要考虑减少用量,或者停药,换成另一种毒副作用小的靶向药。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其中也包括转基因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从广义说,基因治疗还可包括从DNA水平采取的治疗某些疾病的措施和新技术。
迄今为止已有三代基因治疗技术。第一代是典型的单基因替换,例如Luxturna,它将具有正常功能的DNA片段送到细胞内,置换和覆盖致病突变基因,来修复导致失明的特定基因突变。
第二代包括使用基因治疗来引入新的功能。例如Kymriah,一款基于基因改造的自体T细胞免疫疗法。2017年,FDA批准其用于治疗某些儿童和青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该疗法在提取患者的T细胞后,通过基因改造,将一种特定的蛋白--嵌合抗原受体(CAR)装入T细胞以帮助它们追捕癌细胞。
第三代可能是开启基因治疗全部潜力的关键。它融合了一些其他技术,可以将一种新的药物靶点引入患者体内,使得打开、关闭以及调节治疗强度成为可能。
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就是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性抗体、癌症疫苗、细胞治疗和小分子抑制剂等。近几年,肿瘤免疫治疗的好消息不断,目前已在多种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的治疗中展示出了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多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美国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临床应用。肿瘤免疫治疗由于其卓越的疗效和创新性,在2013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
免疫治疗分类
1、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 PD-1/PD-L1通路与PD-1/PD-L1抑制剂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 PD-1)抗体是目前研究最多,临床发展最快的一种免疫疗法。PD-1起作用在免疫反应的效应阶段,其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及髓系细胞。PD-1与PD-L1的结合介导T细胞活化的共抑制信号,抑制T细胞的杀伤功能,对人体免疫应答起到负调节作用。PD-1/PD-L1抑制剂能够特异性地和肿瘤细胞上的PD-L1结合来抑制其表达,从而能够使功能受抑制的T细胞恢复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功能,从而实现通过自身免疫系统达到抗癌作用。
(2)CTLA-4 抑制剂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 CTLA-4)是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一种跨膜蛋白。CTLA-4作用于免疫反应的启动阶段,其激活能够抑制T细胞免疫应答的启动,从而导致活化的T细胞减少并阻止记忆性T细胞的生成。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够激活CTLA-4,使活化的T细胞失去活性,从而实现了肿瘤自身的免疫逃逸。
(3)其它类型单克隆抗体
其它如增强T细胞第二信号从而促进肿瘤特异性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单抗类,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家族的OX40和4-1BB单抗尚在研发中。
2、治疗性抗体
治疗性抗体是实验室合成设计的能够摧毁肿瘤细胞的抗体,试图通过不同途径来杀伤肿瘤细胞,包括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ty, ADC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ty, CDC)和抗体直接诱导细胞凋亡。目前多个治疗性抗体已经获批用于肿瘤临床治疗。
3、癌症疫苗
癌症疫苗是指将肿瘤抗原以多种形式,如肿瘤细胞、肿瘤相关蛋白或多肽、表达肿瘤抗原的基因等,导入患者体内,克服肿瘤引起的免疫抑制状态,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控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的治疗方法。癌症疫苗可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预防性疫苗,如宫颈癌疫苗,能够有效预防某些致癌型HPV相关的宫颈疾病。首个肿瘤治疗性疫苗--Sipuleucel-T疫苗于2010年4月29日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前列腺癌。
4、细胞治疗
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人体内可以识别肿瘤细胞的T细胞数目非常少,占比不足十万分之一。细胞治疗又称为细胞过继免疫治疗(adoptive T cell transfer, ACT),是试图通过外界修饰,让普通T细胞成为能够识别肿瘤细胞的T细胞,从而引发对肿瘤细胞的免疫作用。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买得易 买得易网 折扣信息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天秤座 天蝎座 水瓶座 双鱼座 买得易 买得易网 网上购物大全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05-11 23:15:27